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,關系民生、連著民心,是保障基本民生、促進社會公平、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、基礎性制度安排。2023年,永寧縣因勢利導,順勢而為,積極完善社會救助體系,不斷提升兜底保障能力。
為做好低保擴圍增效這項“民心工程”,永寧縣專門成立了低保擴圍增效工作領導小組,列入政府“說了算、定了干”承諾事項。在完善低保準入條件上,嚴格落實有關規定,持續提升全縣困難群眾保障覆蓋率和“整戶?!北壤?,對一級、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、四級精神、智力殘疾人,低保邊緣家庭,三類監測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進行重點排查甄別。一季度,組織開展各級政策宣傳解讀培訓班、培訓會議7場次,累計受訓400余人次,對897戶新申請救助困難家庭經濟狀況核查2691人次,對4855戶在冊城鄉低保家庭經濟狀況復審19420人次,通過審核確認新增納入城鄉低保510人,累計發放城鄉低保救助金1237.3萬元,惠及城鄉低保29297人次。低保擴圍增效工作實現“應保盡?!?。
永寧縣著力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,以統籌救助資源、提升服務能力、促進精準高效為重點,切實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截至2023年3月底,永寧縣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533.33元、農村為389.17元,分別比2022年3月的518.23元、357.04元增長了0.3%、0.9%;其他救助項目也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,實現了對困難群眾的穩定保障。同時,在“一戶不漏,不漏一人”的前提下,對A類和B類保障家庭每半年審核一次,對C類保障家庭每季度審核一次,對家庭經濟情況確有好轉或家庭成員身體好轉、負擔減輕等情況,做出相應類別調整或清退,切實提升社會救助效率。
隨著分層分類、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成,近年來,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逐漸從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轉變。永寧縣以季度回訪探視為依托,以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為手段,以永寧縣第二敬老院為主體,統籌社工、志愿服務資源,著力補齊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服務短板。截至3月底,永寧縣197名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,全部落實了照料服務人員,生活狀況改善明顯;一季度撥付供養經費81.16萬元,護理費19.24萬元;發放分散供養人員特困供養經費53.78萬元、護理補貼2.04萬元,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。主動發現,不斷擴大臨時救助覆蓋范圍,通過走訪入戶、網格摸排等多種方式與群眾“面對面”溝通,多渠道掌握困難群眾現狀。一季度,縣民政局大額臨時救助20戶74人,各鄉鎮(街道)救助56戶92人,累計發放臨時救助資金31.98萬元,同時縣民政局會同縣財政局及時下撥臨時救助備用金至各鄉鎮(街道),用于做好轄區內各類急難型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,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“突發性、緊迫性、臨時性”生活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