驅車行進在沿黃河而建的濱河大道,曾經扎堆的河灘內農家樂、養殖場已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水光瀲滟……我區檢察機關聯合水利部門開展的“攜手清四亂·保護母親河”專項行動為黃河兩岸換了新貌。
“寧夏檢察機關將生態環境保護、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作為監督重點,在保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方面,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檢察保護之路?!弊灾螀^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。
專項整治發力 筑牢生態防線
近年來,寧夏檢察機關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各類專項監督活動:自治區檢察院與自治區水利廳聯合開展“黃河干流寧夏段取水工程專項整治行動”,對長期無序開采地下水問題直接立案辦理,1257眼違規取水“自備井”整改;五市檢察機關相繼開展賀蘭山環境整治、草原林地資源保護、濕地保護等公益訴訟專項監督,構筑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一體化的保護防線。
“寧夏地域小,開展專項整治,有利于從全區層面整合監管力量,壓茬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得到集中整治,實現黃河寧夏段全流域生態保護?!弊灾螀^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。
為防止專項整治過后問題反彈,我區建立“河長+檢察長”協作機制,2020年8月又建立“河長+檢察長+警長”機制,實現行政執法、刑事司法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有機銜接。2022年,我區檢察機關聯合河長辦、公安機關督促行政機關清理非法占用和污染的河道165公里,督促恢復治理水域1650余畝。
探索生態修復 讓黃河安瀾流長
天氣開始回暖,中衛市北山四區塊南側修復種植的草籽漸次萌發,因非法采礦被破壞的植被重現生機。
2022年9月,中衛市沙坡頭區檢察院發現寧夏某鋼鐵公司、曹某某等人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,非法開采石英砂巖銷售,并非法占用天然牧草地682.252畝,造成礦山及周圍草地植被破壞。沙坡頭區檢察院依法立案,并依法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序,賠償義務人主動履行了3331.65萬元賠償責任。
“既要抓保護,更要重治理,通過修復受損生態環境,才能加固生態基礎,提升黃河上游水源涵養能力?!弊灾螀^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說。
近年來,寧夏檢察機關積極對破壞環境違法案件積極提起民事公益訴訟,對破壞生態違法人員提出損害賠償,并更多創新探索從頂層設計走向落地實施。3月31日,“賀蘭山檢察公益訴訟生態修復示范基地”正式揭牌,一旦出現破壞賀蘭山自然保護區或銀川市、石嘴山市、吳忠市生態環境的行為,又不具備原地修復條件情況,當事人在賠償生態損害賠償金后,可在賀蘭山保護區內開展替代(異地)修復。
守護文化根脈 助推保護內生動力
位于青銅峽市的黃河鐵橋橫跨黃河,是我區境內的第一座黃河大橋,被列為第四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,但橋墩常年受河水沖刷損毀嚴重,存在垮塌風險。隨后,吳忠市檢察院聯合青銅峽檢察院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,依法向有關行政單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。2021年7月,施工單位完成修繕工程并通過專業部門工程驗收,排除了黃河鐵橋的安全隱患。
守好黃河文化根脈,是寧夏檢察機關積極融入黃河流域保護治理的新切口。吳忠市利通區檢察院針對秦渠、漢渠等古渠道文物遺跡保護不力等問題,依法開展公益訴訟監督;中寧縣檢察院開展黃河沿岸古樹名木保護專項監督,督促職能部門對12個古樹群和5600余棵古樹建檔掛牌、搶救復壯。(記者 楊 超 實習生 武治瑾)